English

学习邓小平的调查研究思想

1998-08-14 来源:光明日报 唐铁汉 我有话说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调查研究,把它作为领导工作和领导者决策的前提条件。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深入调查研究的论述,对于我们实现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而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亲自动手进行调查研究

邓小平同志把调查研究看作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十分重视领导者亲自搞调查研究。他指出:“能不能深入下去,工作能不能落实,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是不是以身作则,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强调,领导者既要亲自动手搞调查,又要深入群众的底层。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以刘伯承同志为楷模,号召全党向他学习。在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的时候,邓小平同志撰文赞誉刘伯承同志的优良品质,特别肯定了刘伯承同志“不特重视理论的研究,尤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他常常指导同志向下层向群众学习,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邓小平同志尖锐地批评了在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滋生的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倾向。他说:“不少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接近群众,不重视调查研究,不了解工作中的真实情况。他们往往不是从客观的实际条件和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出发,来考虑和决定他们的工作,而是从不确切的情况出发,从想象和愿望出发,主观主义地来考虑和决定他们的工作。因此,他们作出的决议、指示虽然很多,但有的不完全正确,有的甚至完全错误。”邓小平同志认为,整顿领导班子,就要解决各级领导人的作风问题,解决官僚主义的问题,办事情、做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四个现代化靠空谈是化不出来的,一定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知彼知己,力戒空谈。邓小平强调,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进了城以后,不能做官,而要当人民的勤务员,要更加注意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健全党的生活。

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把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看成是防止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看成是党的事业的迫切需要。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要不要坚持调查研究?要不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新的情况决定我们的工作方针?邓小平同志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认为,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首先,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邓小平同志强调,“毛泽东同志从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缔造我们党的最初年代开始,就一直提倡和实行对于社会客观情况的调查研究,就一直同理论脱离实际、一切只从主观愿望出发、一切只从本本和上级指示出发而不联系具体实际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离开了调查研究,离开了实事求是,“其必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

其次,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就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果我们不去分析和研究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存在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够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就会脱离实际,搞形而上学,就是违反辩证法。那么,什么是我国今天最重要的新情况、最重要的新问题呢?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当然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或者像我在前面说的,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这就告诉我们,搞调查研究,必须抓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根据调查研究,针对各个地方的不同实际,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和政策。

再次,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前提是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认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要善于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总结经验、指导工作

典型调查是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解剖麻雀”,进行典型调查,是我党一贯倡导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这种调查研究方法,是在对所要了解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了总体的初步的认识之后,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全面、系统、周密的调查,把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了解调查对象的特性,分析其外部联系和内在关系,进而找出一般规律,用以指导实践。这种方法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从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规律。因此,邓小平同志非常注重运用这种调查研究的方法。他说:“必须有系统地改善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方法,使领导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群众,善于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群众的情况、经验和意见。”

进行典型调查,要概括群众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方针政策。调查研究不是目的,目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经验是群众创造的,典型在群众中。“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所以,邓小平同志非常强调领导者要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在实践中发现典型,总结基层和群众创造的好的东西。然后,“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他列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经验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说明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说明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他指出,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下的劳动力怎么办?我们原来没有想到很好的出路。十年的经验证明,只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进行典型调查,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试验,然后加以推广。邓小平同志以经济特区的发展为例,深刻阐述了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扩大对外开放区域的过程。他指出,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正是在总结深圳特区进行试验的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认真学习理论,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调查研究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能正确地进行调查研究并在调查研究中获得正确的结论,这里有一个素质问题。

首先,要坚持党性原则,我们进行调查研究,根本目的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因此必须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邓小平同志指出,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讲政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和任务,必须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去贯彻执行。决定了就要执行,要一致执行,这是一条纪律,也是我们党的传统。”

其次,要夯实理论功底。政治上的坚定性来自于理论上的坚定性。我们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各种各样的矛盾,能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符合实际的综合分析,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和理论功底。邓小平同志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他特别要求各级领导同志,要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提高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从而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三是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和世界观的问题。我们搞调查研究,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才能听到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才能真正了解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才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群众排忧解难。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要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命令主义、官僚主义、尾巴主义现象和“衙门作风”,把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结合起来,把依靠群众与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结合起来。

四是发扬求实作风。邓小平同志不仅把实事求是作为领导工作的原则和方法,而且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他反复强调,我们做任何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不能听到风就是雨”。他要求人们不仅要坚决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还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杜绝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

五是运用辩证法。在邓小平同志的论著中,处处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深刻地论述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反对错误倾向的关系,等等。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邓小平同志还善于运用重点论的方法,注重抓主要矛盾、解决关键性问题。邓小平同志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辩证思想,也是我们搞调查研究时必须时刻注意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